电子科技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初心使命,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聚焦课程体系优化、育人机制创新、人工智能培育、教学改革深化,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新工科建设新模式,努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
强化课程体系建设,厚植人才发展沃土。一是整合专业核心课程。全面修订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,推动每个专业汇聚高水平教师,通过课程整合、内容整合,打通专业核心知识体系,打造6—8门高整合性、大颗粒度、高标准的专业核心课程,推进专业核心课程、实验、教材一体化建设。压缩总学分,减少学生修读课程门数,扩大专业选修和跨学科(领域)选修范围,明确课堂教学周学时不超过20学时,让学生将更多精力投入研究型、挑战性学习。二是升级核心通识课程。成立新一届通识教育委员会,强化通识教育课程研究、指导和咨询。打造“文史哲学与文化传承”“自然科学与技术前沿”等七大模块组成的核心通识课程体系2.0,持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。面向全校选拔组建优秀教学团队,为全体理工学生开设“专业写作基础”通识必修课,注重培养打通学科壁垒的底层逻辑思维。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优秀作业评选,调动学生积极性,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。三是构建项目式课程体系。全面优化“始于新生jn江南体育、贯通四年、逐级进阶”的项目式课程体系,为学生提供从新生项目式课程到高峰体验项目式课程的贯通学习,强化真实工程场景中的创新人才培养。优化毕业设计转化机制,推动高峰体验项目式课程、高质量挑战性学习课程、高水平课外创新实践计划等成果转化为学生毕业设计,目前已有一批学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设计。
推进育人机制创新,架设人才成长云梯。一是建立创新人才个性发展机制。在“大类招生jn江南体育、大类培养”和提供两次转专业机会基础上,实施《本科生自主设计个人专业培养方案修读计划》《优秀本科生自主掌握学业进程、申请课程免听或免修管理办法》,学生可以打破学院和学科专业壁垒,实现自定义专业方向和自设计培养方案。目前已有89名本科生拥有“私人定制化”培养方案。二是深化急需紧缺人才成长机制。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、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,实施集成电路“强芯铸魂”本硕博贯通培养特别行动计划,按“一院一方案,一生一计划”原则实施个性化培养。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.0,建立以“师资大师化”“课程定制化”“教学国际化”“三对一导师制”为特色的培养机制,努力培养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家。深化应用物理“强基计划”“成电英才计划”以及18个院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,持续做实“三制三化”模式,加快培养基础学科与基础研究创新人才。三是构建“大—中”衔接协同育人机制。优化人才推荐与选拔机制,开设大学先修课,与中学共同开发科学课程,实施中学生“英才计划”等,探索“大学+中学”衔接培养新模式。与相关中学签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协议,共建科技创新人才孵化站、实验室,不断完善人才贯通培养平台。
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筑牢人才培育根基。一是坚持科教融汇引领教学改革。推动杰出科技人才领衔并亲自组织科研大团队实施12项“高水平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”,将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转化为“核心课程·逐级挑战冲关项目”交融的专业教育体系。瞄准未来技术前沿,联合企业强化面向产业场景的课程开发,提高学生解决真实工程问题能力,目前开发教育部-华为“智能基座”课程31门。二是推进研究型挑战性教学改革。持续开展研究型挑战性教学改革、课程建设与质量评估,打造成体系的研究型挑战性标杆课程与常态化“示范—改进—退出”机制。截至目前,已建设各类研究型挑战性课程1300余门,形成研究型标杆课程191门。三是推动数智转型赋能教学改革。以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为牵引,在“成电慕课”“校级实验教学共享平台”“成电学堂”等平台基础上,整合各类线上线下资源,特别是数字教学平台、智能教学助手、虚拟仿真技术、智能化实验辅助等,构建集成化的智慧教学平台,打造泛在jn江南体育、智能、交互的智慧学习空间,推动以智助学、以智助教、以智助管、以智助研。
培育人工智能特色,激发人才创新潜能。一是完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。开设“人工智能导论”等新生研讨课和“计算机视觉识别系统开发实践”等新生项目课,引导新生走近、了解人工智能。由国家杰出人才领衔,组建校级跨学院、跨学科“大课程组”,建设高质量人工智能核心通识课。结合专业特点,开设面向应用场景、逐级进阶的“人工智能+”专业类课程,为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。二是打造人工智能特色培养项目。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信息通信、材料、测控、生命科学、金融管理等领域的创新驱动作用,推动计算机科学、自动控制、电子信息、机器学习、统计学、数学、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,实施深度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。如,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.0中开展人工智能方向拔尖人才培养,在“高水平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”中强化“人工智能+”领域的逐级冲关挑战项目体系建设。三是扩展人工智能覆盖范围。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牵头,联合多个学院开设“人工智能时代”“人工智能及其应用”“漫谈人工智能”“走近人工智能”等面向全校学生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,增强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人工智能微专业,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人工智能知识与实践机会,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和技术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广泛的人才基础。